▍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丝绸之路
更多

我国丝绸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2-07-30   来源:嘉联丝绸   编辑:嘉联丝绸   点击:

我国丝绸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重庆)丝绸品牌战略高峰论坛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凌兰芳

非常高兴来到重庆,跟各位同仁朋友、跟各位专家领导讨论丝绸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发展基地。巴山夜雨,非常适宜种桑养蚕。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巴蜀地区就有蚕桑。文献中有“蚕丛”“鱼凫”教民开化的说法,“蜀”字就是野蚕的意思。还有传说中的“嫘祖”,是黄帝妃子,据说出身地就离这里不远的绵阳盐亭。可见巴蜀与我们杭嘉湖地区一样,是我国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最近几年,我们丝绸之路集团认真考察过重庆地区茧丝绸的两个重要产地,一是涪陵二是黔江,觉得发展条件特别好,发展空间特别大,我们很羡慕这些宝贵的资源,相信在新的重庆发展战略指导下,重庆丝绸定将重展雄姿再绘宏图。

我国当前茧丝绸产业的总体形势,我个人认为是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前景并存。我愿意多说一些困难。

从我们自身来说,整个行业自身不争气,发展缓慢,效率低下。我分析了一些行业数据,就按同是纺织行业来说,本世纪以来的10年时间,棉纺、毛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甚至包括麻纺,劳动生产率都有了极大提高,人均看台率,人均产纱量,人均产值和创利都有数倍和十数倍的翻番。可是我们的丝绸,除了丝织和印染有所提升外,前道工序——缫丝几乎没什么提升。拿我们丝绸之路来说,我们的浙丝二厂在本世纪初人均年产丝量为550公斤,到现在只不过提到850公斤左右。一倍都不到,可是员工的人均工资及福利等人工成本都翻了两番。加上物流成本、水电成本、环保成本、融资成本、管理成本各项等,都在迅猛上涨,劳动生产率上不去,企业怎么顶得住呢?日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达到了人均年产丝量1吨的水平。当年我们靠人力成本低廉打败了日本丝绸业,从而一跃成为世界丝绸大国后一直跨不到强国地位,我个人认为,除了品牌质量要全面飞跃提升以外,前道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必须跨进年产丝量2吨以上才可以称“强”。也许日本人正在看我们笑话,因为我们的自动缫丝机基本停留在上世纪日本80年代的水平上,仍是齿轮对齿轮,皮带对皮带,简单机械缺少智能。没什么革命性的突破。而其它纺织机械都有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的改进。为什么,因为有欧洲新技术开发应用的背景可以借鉴可以引进,可是缫丝机械失去了借鉴引进的背景,得靠我们自己来,一懒惰就落后。另外影响缫丝效率的还有我们的蚕茧原料退化严重劣化加剧。其实,在我们重庆的西南大学有许多原料改良的技术成果,但都没有转为产业化,缺少科学养蚕的推广机制和动力。日本的蚕茧采下来就可以上车,没有选茧这一说。我们的蚕茧质量差到几乎有三分之一不能缫丝。我们丝绸之路集团的浙丝二厂在为世界顶级品牌爱马仕缫制精品丝,但是可以选用的原料全国采购不到500吨,好原料越来越少。

以上我仅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行业的困难。属于行业自身的原因和责任多一点,但属于政府的原因和责任是不是没有呢?有,而且很多。主要表现对丝绸的重视越来越不够;产业导向政策规制税费征收等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几年的丝绸产业困难加剧。比如税收,把缫丝看成是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只能抵扣13%,成品却要征税17%,苦难的缫丝企业要为国家垫4点税,农业税都已经免了几年,蚕茧这点税却要在缫丝环节上重新征回来。丝绸行业是最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产业低端,信息化程度差,外向依附大。在过去这个行业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支援了国家建设,在将来也最有可能创建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品牌,可是最为困惑的是当今,外汇多了无所谓了,谁也不重视。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是好的,可是以为把桑树种到西部去就算完事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处在粗放无序状态。这几年茧丝绸行业常常“打摆子”“过山车”,冷热无常,严重影响了蚕桑丝绸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的产业,可如今一产提供不了好原料,二产提高不了好效益,三产提升不了营销竞争力,整个丝绸缺乏通盘战略。最近国家出台了一个“十二五”丝绸发展纲要,但是真正要落实困难很多,工作量很大,需要我们共同艰苦努力。

前面我只是说了一些行业困难,有行业自身责任也有政府责任,这些困难不解决,丝绸要想翻身很难。

但是要解决这些困难,靠谁呢?还是靠我们丝绸人自己。在这里,我谈谈丝绸的出路和创新发展的路线。

丝绸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让丝绸走进百姓家里,另一条是让丝绸走进纽约巴黎。第一条指的是要让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喜欢用也用得起丝绸。目前所有纤维使用比重中,丝绸是用量最小的,约占1.8‰,是不是丝绸不实用?不好用?众所周知,丝绸是纤维皇后,最具绿色保健作用,最具舒适性观赏性和安全性,将来必是最受欢迎。目前的价格昂贵正是由于我们的生产率不高和开发利用不够所致。另外,我们的后整理跟不上,消费者不方便,不可替代性不强,也是消费量不大的原因。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丝绸大国,但人均使用丝绸的水平远低于欧美日中东南亚等国家。我国自身就是一个丝绸大市场,目前只是有钱阶级有闲阶级才穿丝绸是不正常的,需要我们改变这种状况。福特汽车当年就是把贵族阶层专享的奢侈品汽车一举改造成大众代步工具,赢得百年不衰的世界大市场,丝绸也要走进普通老百姓家里,可喜的是这一步近几年走得非常快,我们丝绸之路集团正在倡导“丝绸之家”,床品、地毯、挂毯、窗帘、家居服、家装饰都可以广泛使用丝绸,既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又绿色低碳,贴肤保健。

第二条路要走进纽约巴黎,指得是要创建国际大品牌,要在世界大都市里都能买到中国高档品牌丝绸。而不是在地摊上买到。世界十大服装服饰品牌有丝绸,而中国丝绸却无世界品牌,我们为之心痛。当前,我们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诚信和专注,第二是研发和创意;第三才是工艺和服务。这三个方面的差距我们虽然不可能一举消除,但是我们花上20年的时间是可以追上的,所以我们丝绸之路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实现就是定在20年。

应该指出,丝绸的出路在“百姓家里”和“纽约巴黎”,并不是两个方向两条路,而是方向路线完全一致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能走进千家万户也一定能够走进纽约巴黎。

那么丝绸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要从哪几个途径来实现呢?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树立一个坚定的目标,一定要创建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民族和世界,传统和时尚这两对关系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抱着中华民族的丝绸文化要领先国际品牌这样一个宗旨,在诚信和专注,在研发和创意,在工艺和服务这三个层次都要迈上国际高端,一丝不苟,万难不辞。

中国丝绸要做品牌,不是说每一个企业不论大小都要做国际化品牌,这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把自己的产品做得精益求精好上加好,这就是品牌,合起来就是民族丝绸大品牌。一个丝绸大国如果不能把自己产品做到世界上最好的品牌,这是我们5000年丝绸产业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丝绸人的无能。

第二,打造两条“微笑”曲线。一是企业“微笑”,提升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发落后,是我们产品最大的困惑,包括实用研发和外观研发,我们都要迎头赶上。营销最主要是建立品牌魅力和传播渠道,放心和便捷是我们改进的重点。二是产品“微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这是产品的两大卖点,也是竞争力。丝绸业要推行长期的创新战略,需要行业战略重组,结构重组,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整个行业要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以资产为纽带,品牌为纽带,市场为纽带走兼并重组的道路,形成优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团,站在国际丝绸业的高端,引领产业发展。

第三,做好三个丝绸,即品牌丝绸、科技丝绸、文化丝绸。品牌丝绸的思路应该落在居家宜人、贴肤保健、富丽华美、绿色低碳这几个关键词上。科技丝绸不仅仅是丝绸的高科技深加工,而且要在两头延伸开发利用。比如桑枝条开发利用,家蚕基因改良应用,丝素丝胶开发利用,医疗用丝绸等等。今天上午我再次去了西南大学见了向仲怀院士,受启发很大,西南大学的蚕桑丝绸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快速消化吸收。要看到高附加值的科技开发潜力很大。文化丝绸也不仅仅是指做一些丝绸文化的礼品,以丝绸为载体的出版物,织锦、礼品等虽然也很好,但说到底只是对丝绸消费的开发,一般消费者问津不多。三公集团消费不会长久。但是丝绸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反向思维,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卖丝绸故事和丝绸文化。比如我们丝绸之路集团正在工业园区筹建丝绸工业旅游,参与拍摄我国第一部国际时尚大片《富春山居图》植入丝绸故事等等,让文化艺术来为我们丝绸服务,从卖丝绸产品转为卖丝绸故事。

第四,注重四大改造。对老设备老工艺老品种老市场要全力更新改造。企业发展只能通过科技进步和全员素质提高,企业家爱不爱自己的企业,就看他是否持续不断地技改和革新。我们丝绸之路正在开展“缫丝智能化,织造数码化,服装品牌化,家纺国际化”的精益管理持续改造,当掉裤子也要转型升级。今后,光靠炒概念玩噱头来做品牌只能死得更快。

一说起丝绸,心中要说的话很多,时间关系不能展开太多。这次重庆丝绸品牌论坛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增加了我们做好丝绸的信心,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祖国丝绸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的品牌春天。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南方丝巢 http://www.gxjlsc.com



上一篇: 古丝绸之路
下一篇: 江南丝绸文化
微信关注
最新信息
最新图文

我国丝绸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嘉联丝绸  2012-07-30

我国丝绸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重庆)丝绸品牌战略高峰论坛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凌兰芳

非常高兴来到重庆,跟各位同仁朋友、跟各位专家领导讨论丝绸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发展基地。巴山夜雨,非常适宜种桑养蚕。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巴蜀地区就有蚕桑。文献中有“蚕丛”“鱼凫”教民开化的说法,“蜀”字就是野蚕的意思。还有传说中的“嫘祖”,是黄帝妃子,据说出身地就离这里不远的绵阳盐亭。可见巴蜀与我们杭嘉湖地区一样,是我国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最近几年,我们丝绸之路集团认真考察过重庆地区茧丝绸的两个重要产地,一是涪陵二是黔江,觉得发展条件特别好,发展空间特别大,我们很羡慕这些宝贵的资源,相信在新的重庆发展战略指导下,重庆丝绸定将重展雄姿再绘宏图。

我国当前茧丝绸产业的总体形势,我个人认为是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前景并存。我愿意多说一些困难。

从我们自身来说,整个行业自身不争气,发展缓慢,效率低下。我分析了一些行业数据,就按同是纺织行业来说,本世纪以来的10年时间,棉纺、毛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甚至包括麻纺,劳动生产率都有了极大提高,人均看台率,人均产纱量,人均产值和创利都有数倍和十数倍的翻番。可是我们的丝绸,除了丝织和印染有所提升外,前道工序——缫丝几乎没什么提升。拿我们丝绸之路来说,我们的浙丝二厂在本世纪初人均年产丝量为550公斤,到现在只不过提到850公斤左右。一倍都不到,可是员工的人均工资及福利等人工成本都翻了两番。加上物流成本、水电成本、环保成本、融资成本、管理成本各项等,都在迅猛上涨,劳动生产率上不去,企业怎么顶得住呢?日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达到了人均年产丝量1吨的水平。当年我们靠人力成本低廉打败了日本丝绸业,从而一跃成为世界丝绸大国后一直跨不到强国地位,我个人认为,除了品牌质量要全面飞跃提升以外,前道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必须跨进年产丝量2吨以上才可以称“强”。也许日本人正在看我们笑话,因为我们的自动缫丝机基本停留在上世纪日本80年代的水平上,仍是齿轮对齿轮,皮带对皮带,简单机械缺少智能。没什么革命性的突破。而其它纺织机械都有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的改进。为什么,因为有欧洲新技术开发应用的背景可以借鉴可以引进,可是缫丝机械失去了借鉴引进的背景,得靠我们自己来,一懒惰就落后。另外影响缫丝效率的还有我们的蚕茧原料退化严重劣化加剧。其实,在我们重庆的西南大学有许多原料改良的技术成果,但都没有转为产业化,缺少科学养蚕的推广机制和动力。日本的蚕茧采下来就可以上车,没有选茧这一说。我们的蚕茧质量差到几乎有三分之一不能缫丝。我们丝绸之路集团的浙丝二厂在为世界顶级品牌爱马仕缫制精品丝,但是可以选用的原料全国采购不到500吨,好原料越来越少。

以上我仅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行业的困难。属于行业自身的原因和责任多一点,但属于政府的原因和责任是不是没有呢?有,而且很多。主要表现对丝绸的重视越来越不够;产业导向政策规制税费征收等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这几年的丝绸产业困难加剧。比如税收,把缫丝看成是农副产品加工,原料只能抵扣13%,成品却要征税17%,苦难的缫丝企业要为国家垫4点税,农业税都已经免了几年,蚕茧这点税却要在缫丝环节上重新征回来。丝绸行业是最为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产业低端,信息化程度差,外向依附大。在过去这个行业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支援了国家建设,在将来也最有可能创建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品牌,可是最为困惑的是当今,外汇多了无所谓了,谁也不重视。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是好的,可是以为把桑树种到西部去就算完事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处在粗放无序状态。这几年茧丝绸行业常常“打摆子”“过山车”,冷热无常,严重影响了蚕桑丝绸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一产二产三产”联动发展的产业,可如今一产提供不了好原料,二产提高不了好效益,三产提升不了营销竞争力,整个丝绸缺乏通盘战略。最近国家出台了一个“十二五”丝绸发展纲要,但是真正要落实困难很多,工作量很大,需要我们共同艰苦努力。

前面我只是说了一些行业困难,有行业自身责任也有政府责任,这些困难不解决,丝绸要想翻身很难。

但是要解决这些困难,靠谁呢?还是靠我们丝绸人自己。在这里,我谈谈丝绸的出路和创新发展的路线。

丝绸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让丝绸走进百姓家里,另一条是让丝绸走进纽约巴黎。第一条指的是要让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喜欢用也用得起丝绸。目前所有纤维使用比重中,丝绸是用量最小的,约占1.8‰,是不是丝绸不实用?不好用?众所周知,丝绸是纤维皇后,最具绿色保健作用,最具舒适性观赏性和安全性,将来必是最受欢迎。目前的价格昂贵正是由于我们的生产率不高和开发利用不够所致。另外,我们的后整理跟不上,消费者不方便,不可替代性不强,也是消费量不大的原因。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一丝绸大国,但人均使用丝绸的水平远低于欧美日中东南亚等国家。我国自身就是一个丝绸大市场,目前只是有钱阶级有闲阶级才穿丝绸是不正常的,需要我们改变这种状况。福特汽车当年就是把贵族阶层专享的奢侈品汽车一举改造成大众代步工具,赢得百年不衰的世界大市场,丝绸也要走进普通老百姓家里,可喜的是这一步近几年走得非常快,我们丝绸之路集团正在倡导“丝绸之家”,床品、地毯、挂毯、窗帘、家居服、家装饰都可以广泛使用丝绸,既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又绿色低碳,贴肤保健。

第二条路要走进纽约巴黎,指得是要创建国际大品牌,要在世界大都市里都能买到中国高档品牌丝绸。而不是在地摊上买到。世界十大服装服饰品牌有丝绸,而中国丝绸却无世界品牌,我们为之心痛。当前,我们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诚信和专注,第二是研发和创意;第三才是工艺和服务。这三个方面的差距我们虽然不可能一举消除,但是我们花上20年的时间是可以追上的,所以我们丝绸之路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实现就是定在20年。

应该指出,丝绸的出路在“百姓家里”和“纽约巴黎”,并不是两个方向两条路,而是方向路线完全一致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尚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中国能走进千家万户也一定能够走进纽约巴黎。

那么丝绸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要从哪几个途径来实现呢?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树立一个坚定的目标,一定要创建民族丝绸的国际化品牌。民族和世界,传统和时尚这两对关系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抱着中华民族的丝绸文化要领先国际品牌这样一个宗旨,在诚信和专注,在研发和创意,在工艺和服务这三个层次都要迈上国际高端,一丝不苟,万难不辞。

中国丝绸要做品牌,不是说每一个企业不论大小都要做国际化品牌,这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把自己的产品做得精益求精好上加好,这就是品牌,合起来就是民族丝绸大品牌。一个丝绸大国如果不能把自己产品做到世界上最好的品牌,这是我们5000年丝绸产业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丝绸人的无能。

第二,打造两条“微笑”曲线。一是企业“微笑”,提升企业研发和营销能力,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发落后,是我们产品最大的困惑,包括实用研发和外观研发,我们都要迎头赶上。营销最主要是建立品牌魅力和传播渠道,放心和便捷是我们改进的重点。二是产品“微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这是产品的两大卖点,也是竞争力。丝绸业要推行长期的创新战略,需要行业战略重组,结构重组,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整个行业要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以资产为纽带,品牌为纽带,市场为纽带走兼并重组的道路,形成优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团,站在国际丝绸业的高端,引领产业发展。

第三,做好三个丝绸,即品牌丝绸、科技丝绸、文化丝绸。品牌丝绸的思路应该落在居家宜人、贴肤保健、富丽华美、绿色低碳这几个关键词上。科技丝绸不仅仅是丝绸的高科技深加工,而且要在两头延伸开发利用。比如桑枝条开发利用,家蚕基因改良应用,丝素丝胶开发利用,医疗用丝绸等等。今天上午我再次去了西南大学见了向仲怀院士,受启发很大,西南大学的蚕桑丝绸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快速消化吸收。要看到高附加值的科技开发潜力很大。文化丝绸也不仅仅是指做一些丝绸文化的礼品,以丝绸为载体的出版物,织锦、礼品等虽然也很好,但说到底只是对丝绸消费的开发,一般消费者问津不多。三公集团消费不会长久。但是丝绸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可以反向思维,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卖丝绸故事和丝绸文化。比如我们丝绸之路集团正在工业园区筹建丝绸工业旅游,参与拍摄我国第一部国际时尚大片《富春山居图》植入丝绸故事等等,让文化艺术来为我们丝绸服务,从卖丝绸产品转为卖丝绸故事。

第四,注重四大改造。对老设备老工艺老品种老市场要全力更新改造。企业发展只能通过科技进步和全员素质提高,企业家爱不爱自己的企业,就看他是否持续不断地技改和革新。我们丝绸之路正在开展“缫丝智能化,织造数码化,服装品牌化,家纺国际化”的精益管理持续改造,当掉裤子也要转型升级。今后,光靠炒概念玩噱头来做品牌只能死得更快。

一说起丝绸,心中要说的话很多,时间关系不能展开太多。这次重庆丝绸品牌论坛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增加了我们做好丝绸的信心,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祖国丝绸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的品牌春天。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南方丝巢 http://www.gxjlsc.com

(完)

阅读
发表评论
昵称:
  
  ▍相关推荐
嘉联举行2023年度优秀员工表彰大会及全体员工团建活动
2024-03-18 10:38
笃行二十载,匠心筑未来|广西嘉联20周年庆典活动成功举
2023-11-20 18:30
嘉联公司发放2023年金秋助学奖学金
2023-08-30 17:50
新征程新跨越——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家纺新车间
2023-06-05 12:09
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河池杯
2022-11-21 17:16
———— 猜你喜欢 ————